工程投融资项目如何开展资金谋划?资金申报要点全面解读!(上)

发布时间:2025-04-08

来源:高登咨询

作者:lk


2025年各地精准对接政策导向,聚焦“两重两新”重点领域,建立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三位一体”资金保障机制,形成“谋划储备-申报争取-建设实施”全周期管理闭环。


 

01三大资金保障机制对比


1、中央预算内资金概述

(1)定义

中央预算内资金是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对提高供给质量、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可用于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等。

(2)主要支持领域

2024年中央预算内资金重点支持领域包括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城市基础设施及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交通物流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以及其他重点领域

(3)资金安排方式

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的安排方式包括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

2、超长期特别国债概述

(1)定义

超长期特别国债是指由国家发行的期限超长(一般超过10年)、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国债品种。通常发行规模较大,以满足特定项目或政策对资金的大量需求。

(2)主要支持领域

①“两重”领域。“两重”指的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科技创新: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城乡融合发展: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提升、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等。

区域协调发展:如长江沿线铁路、干线公路、机场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

粮食能源安全: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能源设施升级等。

人口高质量发展:涉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支持“三北”工程等生态保护项目。

②“两新”领域。“两新”指的是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具体包括:

大规模设备更新:涵盖工业、农业、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设备更新,如新能源公交车、农业机械、老旧电梯等。

消费品以旧换新:包括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等的以旧换新。

③其他重点领域

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2025年起,这些领域被纳入支持范围。

社会事业(产粮大县单列):如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新型城镇化:推动城市更新、地下管网建设等。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支持核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升级。

其他重点领域:包含兴边富民行动试点城镇、边境口岸扩能改造等。
3、地方政府专项债

(1)概述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约定一定期限内以公益性项目产生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还本付息的政府债券。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为专项债券的发行主体,具体发行工作由省级财政部门负责

 

 

(2)支持范围

专项债目前重点支持10个领域,包含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型基础设施等。

 

02三者的区别与协同

 

1、区别说明

专项债:强调“项目收益自平衡”,市场化属性较强,但依赖地方财政信用。

超长期特别国债:具有“应急性”和“战略性”,如2007年特别国债(外汇注资)、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等。

中央预算内资金:直接体现中央政策导向,重点支持“市场失灵”领域(如扶贫、基础科研)。

2、目标协同

共同目标:三者均为国家宏观调控工具,服务于稳增长、补短板、促发展等经济战略。

资金协同:重大项目可能组合使用(如中央预算内资金提供资本金,专项债或特别国债配套融资)。

 

03三者可同时谋划的项目方向

 

可同时申请专项债和超长期国债或中央预算内资金的项目谋划方向: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粮食安全相关、城市基础设施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绿色智能数字基础设施、能源安全相关、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交通物流等重大基础设施、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行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地下管网维修更新和升级改造等。
总结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工程投融资项目如何开展资金谋划?资金申报要点全面解读!”的上篇内容,介绍了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三者的基本概念与区别协同。

中篇内容小编将介绍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填报国债的申报要点,敬请期待!

两重两新, 中央预算内资金, 超长期特别国债, 地方政府专项债, 资金保障机制, 全周期管理闭环, 精准对接政策导向, 资金申报要点, 项目谋划方向, 资金协同